银芽春卷,又叫肉丝春卷、咬春,简称为春卷,是中国东西部地区群众喜食的**传统风味小吃。现今四季皆有供应,宾馆饭店多作为自助餐品种之一。在中国古代,人们把立春日作为春季将要到来的象征,这天人西北地区曰们普遍要吃春饼、食春盘,还要制作春盘、春饼馈送亲友。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将所有的面食制品统称为饼,春卷、舂盘皆属于春饼类,都是带有馅心的食品,只是形状和做法稍有差异。
隋唐时代,京都长安(今西安市)每年在节日中,有许多特殊的饮食风尚,食用各种象征岁时节气的食品。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理国家,唐朝达到中国历史上*强盛、*繁华的时期。每年的春天来临时,京都长安的人们盛兴去郊游,都人仕女每过正月十五后,或乘车,或骑马,带上春盘、春饼,供帐于园圃或者郊野中,名曰:“踏春”,号为“探春之宴”,也称为“游春宴”。这样的事不但在民间一直很流行,在皂宫中春盘、春饼也经常作为赏赐给近臣的季节性食品。到了宋元时代,春卷的制法,用油煎炸已经定型,直到现代也变化不大,元朝韩弈所著的《易牙遗意》中,就记述了春卷制作的全过程,名为卷煎饼。
近代的春卷比宋元时又有较大的发展,制作更精巧,营养更丰富。春卷皮除用麦面外,还有用米粉皮制作的,更有讲究的店家,则用鸡蛋皮、油豆腐皮、动物腹内的网油皮进行制作的。春卷的馅心,通常用肉丝、豆芽、豆腐丝、春韭、茴香菜、韭黄等,选择使用调拌成咸味馅;也有用豆沙、枣泥、莲茸、麻蓉、山楂等,调拌成甜味馅的制作。
在西安市南郊的曲江池畔,有一处地名叫“寒窑”,与唐代相府家姑娘的爱情故事有关。说的是唐朝时王丞相家的三姑娘王宝钏,抛彩球选女婿,投中贫困后生薛平贵,王宝钏信守诺言,非薛不嫁。她不顾父亲王丞相的阻挠,与父亲三击掌,毅然决然同荣华富贵的相府家断绝了关系,来到郊外五典坡的“寒窑”居住,靠挖荠荠菜等野菜,艰难地度过了18个年头,终于与从军归来,当上将军的夫君薛平贵得以团聚。后人为了追思王宝钏的忠贞爱情,每逢立春也都吃起了荠菜春卷来了。现如今,西安市**的是钟楼附近大华饭店的炸春卷,有银芽肉丝春卷、韭黄肉米春卷多个品种,荣获“西安市名优小吃”称号。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东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在残酷的现代化战争环境中,大批量的春卷食品,很方便地作为后勤**供给作战部队,**了前线士兵的营养休能补充,为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前线官兵的交口称赞“小小春卷作用大”。
产地:陕西省西安市
烹调方法:包、卷炸
味型:咸香味、鲜香味
原料:精白面粉500g,绿豆芽1KG,精盐35g,味精5g,黄酒5g,精猪肉250g,水菱粉100g,白糖10g,植物油1.5KG(约耗350g)。
制作工艺:
1.调面浆:将面粉倒人面缸,加入适量清水及少许精盐拌匀并揉成有韧性,再慢慢加满清水搅成面浆,放置片刻,待面粉全部润湿,韧性增强时,即成为打春卷皮的面浆。
2.制馅:将绿豆芽摘去两头,用清水洗净,将猪肉切成丝。将锅放*炉上,下适量植物油烧至五成热,先将肉丝放人煽炒一下,加入绿豆芽略炒,加精盐、糖、酒及少量清水煮沸,下水菱粉勾芡后,加味精炒和,出锅晾透,即成馅心。
3.打春卷皮:用平底锅(俗称鏊子或鏊盘)放在*炉上烧热,锅里抹油,切忌过多。然后用手从面缸内抓一团面浆,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对准平锅让面浆自然垂人平锅**,随手带住面浆由里向外,贴锅顺一个方向转一圈,即摊面直径约20cm的圆形春卷皮,随后将手提起把面浆缩回手中,同时注视锅内的春卷皮,一见转白色,边沿翘起时,立即揭起,翻身略烘一下,即取出同摊好的春卷皮叠在一起,以免干碎。
4.炸春卷:在每张春卷皮的皮当中放馅心25—30g包成长约6.6cm扁圆形的长条,用面浆封口,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春卷。*后,将生春卷投入六七成热的大油锅内炸熟,外呈金黄色,用笊篱捞出沥去油即成。
风味特点:色金黄形美观,皮酥脆馅鲜嫩,鲜香味浓适口,大小均匀一致,快餐营养食品。
操作关键:
1.将面粉500g加入清水325g,拌匀和成水软面团,饧面15分钟,可烙制60张春卷皮。
2.在锅内炒馅出锅前,用湿淀粉勾浓稠芡,可防止春卷成品内汤汁流淌.
3.春卷包成长扁圆的枕头形状,封口处用稀面糊粘牢。
4.炸春卷用中*,油温约为140度,炸呈金黄色即可捞出沥油。
继承创新:用此法还可制成蕨菜上脑春卷、酸菜白肉春卷、香椿鸡蛋春卷、三鲜花干春卷、海味鱼肉春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