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造纸、水泥和青龙传统铸造等一批“老三高”企业被淘汰出局,金海粮油、中信轮毂、正大等骨干企业成为秦皇岛发展的顶梁柱,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北岛博智(秦皇岛)科技孵化器等一大批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在秦皇岛,“新三高”产业势头强劲。
挖掘“金矿” 用好政策**转型
“要争当河北沿海**发展的***,就要深入研究挖掘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金矿’,牢牢把握好‘沿海’‘京津冀’两大历史机遇,全面对接国家顶层设计,立足滨海、生态、港口、旅游等比较优势,以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有为地顺势经济大潮的迅猛崛起。”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和市长张瑞书多次强调。
秦皇岛市按照打造**滨海休闲度假之都,国家生态文明**区,京津冀区域融合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一都三区”发展定位,依托北戴河休疗养资源,打造非*都核心功能承接平台;依托北戴河新区和秦皇岛开发区,打造公共服务功能承接平台;依托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和海港区,打造会议商务功能承接平台;依托现代化**大港和临港物流园区,打造现代物流产业承接平台;依托秦皇岛开发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平台。
目前,秦皇岛正深化与北京海淀区的战略合作,以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为依托,用足用好***推向全国的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50多个高新项目落户,一个近3万平米的众创空间——e谷创想空间投入使用,千方科技不仅在这里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北方地区数据中心,还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一个占地120亩的智能交通设备产业基地……与北京顺鑫集团的合作,组建混合所有制投资控股公司,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项目合作,建设京津“菜篮子”和餐厨基地。加快推进北戴河**健康城建设,借助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力量,逐步打造国家深化健康医疗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我国*个**医疗旅游服务贸易**区,与华侨城集团等央企新签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项目落地,天津肿瘤医院秦皇岛分院正式挂牌。
*抓机遇 创新驱动全面转型
“创新扶持资金加快了我们的整体研发工作的进展,公司拥有35项**技术产品,两项****新产品计划项目,参与三项产品国家标准的起草,产品远销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业务规模增长超过30%。”专业研制生产电梯节能设备,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到电梯远程监控管理、智能管理、地震感知**系统等高***企业的秦皇岛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林感慨颇深。
到今年年底,秦皇岛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将达到20家,高***企业达到9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10家。今年,市财政拿出2.5亿元设立了股权投资基金,其中1亿元与创投公司合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在孵化器中孵化的企业。设立2000万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聘请10位“两院”院士为市政府“特邀咨询”、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36.8万人,位居全省前列,每年科研立项数量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
加速战略新兴产业。秦皇岛依托哈电重装、天威秦变等企业,壮大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的先进制造业;加快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加快秦皇岛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建设,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20个**项目,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提速发展;加快光电园区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通联新材料、北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推进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着力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秦皇岛大力推进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水果交易中心建设,打造现代物流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葡萄岛旅游综合开发、圣蓝皇家海洋公园等项目建设已经形成新的看点和亮点;北戴河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加大力度,扶持龙头带动转型
从引进“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金海粮油有限公司一个核心企业,到总投资498万美元的益海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再衍生出总投资175万美元的秦皇岛金海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一个项目牵动了一个产业,下游产品越做越足,产业集群越做越密。
“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谋划实施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提高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今年,秦皇岛市**推进山船重工海工平台综合技改、中信戴卡新建零部件试验中心、中铁山桥高速及重载铁路道岔技改等项目,加快发展海洋钻井平台、大型浮体等海洋工程装备,提高汽车零部件研发、高速铁路设备制造水平,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实施骊骅淀粉综合技改、金海食品大豆蛋白扩建等项目,确保茅台酒庄等干红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促进粮油食品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依托*秦、美铝等企业,引进金属压延业产业链延伸项目,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制品、钢材加工配送等下游产业,坚决控制新增钢铁产能。强化对**行业、企业的监测,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和市场供需衔接,促进停产、亏损和特困企业扭亏为盈,确保已建成的**工业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实行**工业企业服务直通车和市领导分包联系制度,选择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00家规模以下企业**扶持。完善“个转企、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落实税费等有关政策措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将达到7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