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便宜了,为啥大家反而不吃了?就在上个星期,国家***公布了二月份的经济数据,其中PPI高达7.8%,而CPI只有0.8%。PPI的数据不断上涨,让人很容易判断我们的工业品价格处于快速上升过程,说明真实的需求很强劲,经济的增长速度**的也很快。
但是相对CPI来说,这个数字就显得有点异常。你想想,一方面是工业品价格看涨,表明社会投资的动能很强劲,应该带动下游的消费指数跟随。当这两者出现异常的背离情形时,我们是不是就得去找找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般大家把CPI当成猪肉价格看待,猪肉价格的起伏对CPI的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下游的消费是理所应当的,即便是再差也不该太离谱,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CPI却出现两年以来的低点。
既然猪肉价格是CPI的代表,也就是说这两年来大家消费猪肉的量是在下降的,否则怎么会有价格的不断下跌呢,难道真是大家都不喜欢吃肉了,尤其在价格这么便宜的情况下,为什么反而不吃了呢?
猪肉便宜了,为啥大家反而不吃了?我说这个话,一定会有人用反派观点应对。他们肯定会说猪肉太多而且过剩了,所以价格才出现不断下跌。我觉得这是个理由,但不是问题的核心。我们知道,猪肉是大众消费品,大家的消费量一般是均衡的,和别的工业品*大的不同在于餐桌上东西一般价格出现太低的情况不多,因为房子可以不盖,肉总是要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