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骨子里的习惯为什么机场的安检要这么繁琐?为什么在中国不允许收看国外的电视?为什么房价这么高?为什么公车站浪费你这么多等待时间?为什么交通这么堵塞?为什么电脑和手机通话还要收*?为什么廉价的教育没法普及?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问题、太多的不**。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不够美好。而人们又很愿意为了改善生活付*,正如你会为了购买热水器而付*,一年后又会为了维修漏水的热水器付*一样。于是,理论上,我们能看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创业的机会。创业的本质也就是不断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平时很喜欢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那么,这个人也应该很容易接受创业。对于这个人来说,创业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延伸。
回想起来,我从小就开始做题目,做过几万道考试题,解决了几万次书本和试卷上的问题,却一直不敢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直到创业之后才发现,解决问题本来就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一种习惯。所以,每个人都有潜力来创业。但是为什么我们一直不敢呢?
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
在学生时代,“创业”这个词就一直是一个被神化了的词。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新闻都是xxx拿了几千万美金的风投,yyy一年内实现了几亿美金的营收, 要不就是北大学生卖猪肉的笑料、复旦学生搞废品回收站的谈资……难道只有这样的**案例才叫创业么?与其说创业被神化,不如说是被扭曲、被误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