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塞外古堡拜灯山

2018-07-10来源 : 互联网

冯骥才在《拜灯山》一文中写道:“灯山是指灯山楼,就是堡南那个*神庙。拜灯山是敬祀*神。敬*神不新鲜,但这里敬神的方式可谓举世罕见。”  每年农历正月,村民们自发地铲除道路上的冰雪,清扫街道和自家庭院。

拜灯山传承人郭建明和孙生等人召集村民,一方面清洁灯山楼和村里大小庙堂,张灯结彩;一方面准备祭祀用的供品和点灯山用的灯捻儿、灯盏、麻油等。

次日上午,村民们有的在灯山楼前竖起灯杆,有的在堡内外的街道上挂起用木框做架的长方形纸糊排灯和五颜六色的过街纸带。排灯为十路,取十全十美之意。下午,点灯山的艺人进入*紧张忙碌的时刻。他们要将数百个灯盏在灯山楼内的层层木架上摆出花边儿和吉祥字样,再把浸泡过麻油的灯捻儿逐一插入摆好的灯盏内,然后将麻油过*预热除去杂质灌入壶中,拎着壶为摆好的灯盏一一注油。“拜灯山源于民间祭祀的敬拜*神,后来又融入了社*、戏曲等民间艺术元素,附近村庄过去也曾有这种民俗,但现在都已经失传,只有我们村把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正在灯山楼前忙着为点灯做准备的郭建明告诉记者。

此时,太阳已经悄悄地落下了山,夜幕降临,上苏庄村内华灯满街,彩带飘扬,真个是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早早吃罢晚饭的村民们便扶老携幼,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从大街小巷纷纷涌向村南的灯山楼广场。

19时许,几声雄浑响亮的钟声过后,拜灯山仪式正式开始。*先点燃从村南莲花山十八堂请来的圣洁*种,熊熊的*焰瞬间照彻夜空,映红了村民们的笑脸。接着乡亲们一边许下美好的愿望,一边点燃灯山楼前六盏*大的许愿灯,还有组成两个*大“丰”字形的无数盏小许愿灯。然后,由村民在广场正中的灯杆上升起一盏写着“五谷丰登”字样的斗型灯。

在村民们点*、升灯的过程中,郭建明等艺人已经悄悄地把灯山楼内300多盏麻油灯点燃。随着灯山楼的竹帘缓缓拉起,透出纱帘后面由麻油灯组成的“蛇年吉祥”4个大字。灯山楼后面燃放起礼花,它们在夜空里一朵朵炸开,格外璀璨。此时,灯山楼里由灯光组成的“蛇年吉祥”随风摇曳,像极了点点星光在闪烁。

拜灯山是整个灯山活动中*为壮观、热闹的场面。村民们事先选出一名父母双全的男童为“灯官”,小家伙装扮成县令的模样,提着灯笼,坐在由四名衙役(村民扮成)抬着的*木轿上,戏班子的演员们粉墨浓妆伴随其左右,由两名翻穿皮袄的丑角在前面引领,一班人围着灯杆载歌载舞。然后,灯官率领众人来到灯山楼前,只听有人吆喝一声:“拜灯喽!”灯官领头叩*拜祭,祈求*神保佑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拜灯山仪式结束后,人群开始涌向村口的戏台,去看一场欢快的歌舞戏曲演出。

特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蔚县拜灯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伴随民间祭祀活动而产生,融入民间文化活动而发展,形成了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二是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完善了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固定的程序性;三是吸收民间社*和民间戏曲艺术营养,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多源性;四是蔚县历史上虽有多处灯山社*活动,但早已失传,唯有上苏庄的拜灯山民俗社*保留至今,且*特而完整,因而具有稀有性;五是由于拜灯山源于民间祭祀,注入了百姓敬神尚贤、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虔诚性;六是其表现形式简约质朴,乡土气息浓郁,从而形成了厚重的、乡村特有的朴实性。

地位

拜灯山民俗社*活动在蔚县乃至河北省的民俗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民间艺术品位。

评价

民俗学者郑一民说:“古村古镇本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文化记录簿。宋家庄镇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见证着一方水土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着农耕社会古老民俗和生活方式,承载着历史的沧海桑田和荣辱兴衰,张扬着地方的特色和个性,堪称农耕文化多态事相‘活化石’。”2008年,拜灯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签: 古堡拜灯山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