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网的吴波,15年做了5个公司,虽然不是**个做团购的,但在**个阶段的比拼中后发先至,融到了大额资金占据了团购网站的**位置,但在把拉手往从一个好模式带往一个好公司的路上栽了跟头,没有把握好公司的发展节奏,没有在过程中修正商业模式,或者寻找到一个好靠山来提供转型空间,*后黯然挂冠而去。
唱吧的陈华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2005年底,他和吴世春针对春运买*车票困难开发了酷讯,上线3个月就融到了联创的200万美金,半年后又融了千万美金,酷讯也从*初的*车票搜索扩展出了房产、招聘、特价机票、汽车等等搜索频道,弄得当时谷歌**都很是紧张。但2年下来,酷讯在从好产品到好公司的路上遇到了**烦,陈华和吴世春先后离职,就连**百科上写的酷讯创始人都让位给了现任CEO张海军。唱吧蹿红后,我建议陈华真正找到酷讯失败的原因,不要简单归结于当年年轻没经验,不然唱吧也会在从好产品到好公司的路上摔跤。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里,任何一款好产品或者好的商业模式出现,马上就会有无数个模仿者出现,而且腾讯这样的大家伙们都有随时挤进来的可能。而且市场瞬息万变,用户的需求也是动态调整,在这样的环境下好运营比好产品要重要得多了,好产品不是壁垒,好运营才是,很多时候失败都是失败在运营上了。
于第三类连续创业者来说,他们上一次创业的结局是卖个大公司,此次重新入场有些是希望能够弥补上一次的遗憾,做一个大公司;有些是享受从0到100人的过程;有些是享受一段时间的人生后有发现了一个创业的好机会(或者是硅谷又出了一个新模式)。对于此类连续创业者的谨慎看多,更多的是因为这一来在很大程度上更多的是价值发现者,难听点就是投机客,也就是说他们总有非常多的灵感,先人一步发现机会,但可惜的在发现价值后没有进一步的去**价值、让价值增值,*后只能扼腕叹息持续创业。
大旗网董事长王定标,他连续创业6次得到IDG的5次投资,每次都能扑捉市场机会并立即跟进,但他除了目前正在经营的大旗网外,其他几次创业不是失败就是中途过早退出,**没有享受到创业红利。还有被外界冠以“硅谷同步助手”之名的王兴,从开始做中国版的Facebook——校内网,到中国版的推特——海内、饭否,一直到中国版的Groupon——美团网,他每次都能*先发现机会,但可惜的是前几次抢占先机的价值发现都没有到价值**的层面,只能看着据说200万美金卖掉的校内网成了陈一舟市值十几亿美金的人人帝国的主体部分。
而在这个层面,张朝阳就是一个价值发现者升级为价值**者的正面例子。张朝阳1996年回国创业,到了1998年2月推出搜狐,这中间的艰辛何止15个月的黑暗前传,12年下来绝对是苦忍的历程:长期没有盈利模式持续亏损,流血上市后股价跌到1美金以下,承受多年门户老二的封号,今天又被微信和微博打了2记耳光。但张朝阳把搜狐做成了一个伟大的公司:
1、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变化中没有掉队,搜狐无论是营收还是地位还处于行业**线;
2、矩阵式业务结构也许在将来搜狐系会有5家上市公司(搜狐、畅游、搜狗、搜狐视频、焦点网);
3、让搜狐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黄埔军校(古永锵的优酷,李善友的酷6,龚宇的奇艺等)。
陈一舟也扮演了一个价值增值者的正面例子,他在经历过ChinaRren及之后的一次不成功的创业后,他找到了创业成功的法则:“1万小时定律”、“融足够的钱(陈一舟曾言:反正钱搞得还是越多越好,即使不需要,如果有人送钱来了,你也接着,因为需要的时候就没人给你了,有钱了就可以做更多的事)”。在尝试了2005到2008年互联网领域所有的商业模式后,用从王兴手里买下的校内网作为主体进行增值,打造了市值十多亿美元的社交帝国人人网。
从价值发现者到价值**者和增值者,是衡量连续创业者们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考验连续创业者人性升级的一个重要的坎,很多连续创业者们都能灵感一现的抓住很多机会,这即便是成功的企业家和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也不一定抓得住的,但后者一旦抓住一个就死扛到底,直到有大成。个中秘诀,从张朝阳和陈一舟的成功经验里我们足以找到,当然不要被他们的展露的那些东西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