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值”,并非“颜值”,意指公权力部门执行政策的力度。近期,中国环境保护部在乌东德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上叫停了多个地方**项目,其中不乏****工程。此举被外界看做是中国环保“抓狠斗硬”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引发**关注。
“不得在向家坝水电站坝址至三峡水利枢纽库尾长江干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再规划和建设朱杨溪水电站、石硼水电站及其它任何拦河坝(闸)等涉水工程。”——这是今年3月30日,中国环保部在《关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中的表态。
至此,争议多年的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已经明确被环保部否决。
尽管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一些项目是国家规划项目,仅凭环保部的批复无法确定这些项目的*终命运,但环保部对一****项目说“不”,依旧赢得了公众和媒体的“点赞”。不少网民认为,环保部否决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说明环保部门真正开始有了“牙齿”。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也认为,这个迹象表明,环保部长陈吉宁打算坚持他的战斗宣言,即环保法不能成为“纸老虎”,要成为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在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履新不久的陈吉宁在记者招待会上所做的上述表态给国内外**留下了深刻印象。
4月13日,《****》就刊载题为《为叫停小南海水电站点赞》的评论称,中国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保部)这次说“不”,勇气来自***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计划投资再大,也不能突破国家既定的生态保护红线。
的确,与以往给外界留下“软绵绵”的印象不同,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环保部的形象正在改变,“严值”正在提高。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给了环保部门执法“钢牙”;近期,环保部还表示要向污染宣战……一系列动作表明,中国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腰杆正在“硬起来”。
但环保政策强硬,不一定意味着能够强势。新《环保法》给了环保执法利器,但是要想有效保护环境和*理污染,还需给环保部门“敢咬”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