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的社会组织里,如果成员异质性太大,会给合作带来不利影响。但在小的社会组织如炒股俱乐部中,成员的异质性大些,反而能更好地发挥“多样性优势”,提升收益。
美国的**家炒股俱乐部是在1898年建立的。到20世纪90年代末,炒股俱乐部在美国成为时尚。当时有统计显示,53%的美国成年人持有股票,11%的人是各种各样的炒股俱乐部的成员。
从性质上讲,炒股俱乐部更像小型合伙制企业,其成员每月或每周定期聚会,每个成员都要演讲,介绍自己中意的股票,分析其财务状况,讨论其市场前景。然后,俱乐部成员会对每一只被**的股票举手表决,往往是在绝大多数成员都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决定投资。俱乐部成员的*都汇到一处,共同投资,风险共担。
这些炒股俱乐部业绩如何?诚实的投资者表示:想****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往往费尽心机,还不如紧跟股指,或者干脆掷骰子随机决策。马克斯·普朗克社会研究所的布鲁克·哈林顿曾调查了1245家炒股俱乐部,结果发现,其中96%没有****。
哈林顿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炒股俱乐部五花八门,有的只招收男性成员,有的全都是女性成员,还有的是男女搭配的。总体而言,男女搭配的炒股俱乐部,收益率比单一性别的炒股俱乐部高2%。这看似不起眼,但日久天长,差距就显现了——假设两家炒股俱乐部各有15名成员,每人每月投入50美元,俱乐部A的年收益率是10%,俱乐部B的年收益率是12%。10年后,俱乐部B的总资产会比俱乐部A高出1.5万美元;再过5年,差距就会扩大到5万美元。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业绩。
为什么男女搭配的俱乐部会有这种潜在的“多样化优势”呢?
简而言之,男女的选股思路大有不同。男人选股更重视技术分析,女人更重视感觉和体验。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大家都是理性人,会在充分占有各种信息之后通盘考虑,寻找*优策略。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一旦选择范围超越了你我熟知的领域,人们就会无所适从。
试想一下,如果你到超市,只有5种果酱可选,或是有50种、500种不同的果酱,琳琅满目,供你挑选,哪种情形下你的选择会更合理?股市上的选择机会更是不知多了多少倍,信息越多人越迷茫。当信息量超过知识领地的疆界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收缩战线,退回到各自的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组织的内部成员结构越多元化,他们的信息来源也就越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可以避免在决策中出现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