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孩子上北大?

2017-04-26来源 : 互联网

素质教育or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一词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现在这个词仍保留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含义,但被**高举的“素质教育”其实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构建出来的。

因此,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就要知道什么是“应试教育”。**将“超级高考工厂”视为“应试教育”的化身。“应试教育”只注重高考学科的教学,搞题海战术,不注重学生才艺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泯灭学生的个性。在作为对立面被构建出来的“素质教育”下,学生是轻松自由、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

这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被构建成两种对立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意识形态构建。

那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无意义的词语吗?非也。在撇去夸大其词、褒贬强烈的意识层面的浮沫后,这组词语还是有所指,且指向非常明确的。

游戏规则的视角

通常在谈论应试教育或素质教育时,所指的范围一般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这就给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隐形的高等教育才是*具主导性的大玩家,大学是整套游戏中的核心环节。

在任何社会,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岗位总是稀缺的。大学,尤其是**大学的学历文凭,是通向这类工作的敲门砖。这并不是说有了名校文凭,竞争这类工作就易如反掌,而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名校文凭大大提高了获得这类工作的概率。

高度稀缺的工作岗位,传导到教育体系,决定了**名校的入学机会也是稀缺的、竞争激烈的。影响会一直传导下去:为了提高上**大学的概率,你得上**高中;为了提高上**高中的概率,你得上**初中;为了提高上**初中的概率,你得上**小学;为了上**小学,你的父母得买学区房……教育质量好的标准,说到底就是升学率,即学生竞得更高一级**教育的概率。竞争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展开,*重要的规则体现在大学招录环节。

一种规则是考试,招录看分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分数是定量的,考生拿分数说话,谁上谁下一目了然。另一种规则是不唯分数,看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术水平、兴趣特长与社会实践等,这些都不太好量化,招录者的自**就大了。统一高考就是采用前一种规则,现行的自主招生更偏向于后一种规则。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