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东方日报》:以下是一条连幼稚园小朋友都会回答的常识问题:“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的呢?”如果不用举手也可以回答,幼稚园的小朋友一定异口同声说:“屈原!”
幼稚园老师又继续问下去:“屈原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呀?”小朋友根本不用经过大脑,就可以脱口而出:“中国人!”可是,中国在申报人类遗产时,竟然败给了韩国,真失败!原来,中国与韩国一直在为端午这个传统节日争取成为本国的“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代表作”,结果,日前在巴黎,由十八名“**”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裁定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为人类遗产。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可以依稀地看见。可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减少,他们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化》?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上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追求,不过,在**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都比道德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