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2017-05-09来源 : 互联网

社工在国外被誉为“社会工程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份工作就是一名社工。然而在国内,社工是一个尚未被大众认识的人群,甚至与“居委会大妈”画上了等号。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复杂的深层社会问题凸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障碍以及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儿童心理疾病等,这一切都逼迫**着手进行“社会管理服务”的改革,“社工热”随之掀起。

然而即使在社工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地位的广东,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专业社工人员的储备不足和大量流失,专业社工组织的蹒跚起步,使“社工热”正遭遇着“社工荒”。

社工生活:

“连谈恋爱的时间也没了”

海幢街社工站在广州市海珠区一条老巷里,不起眼的门面被精心布置。

下午4时,社工站开始热闹起来。社工叶倩怡介绍,社工站的工作重而且琐碎,海幢街社工站只有6位社工,但他们服务的对象却有几千户,项目涉及失业青年培训、残障人士探访等方面,加班是常事。叶倩怡开玩笑说:“连谈恋爱的时间也没了!”

在中山大学等6所院校每年毕业的七八百名社工专业学生中,转行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广州女孩叶倩怡是华南农业大学社工专业的,他们班只有她是主动填报而非经过调剂的。2009年,她毕业选择社工这条路就遭到家人反对。“妈妈让我去考公务员或找别的工作,以为我在社工站就是玩两三个月,但如今都干了快三年。”一个月前,叶倩怡刚从华洲街社工站调到海幢街社工站。

海珠区华洲街道属于城乡接合部。这里诞生了一代被称为“二世祖”的“闲散青年”。

这些“闲散青年”正是华洲站“青年地带”项目的**群体。但这群人也是*不可能主动来社工站的,华洲街社工站一度冷清。社工们只能主动出去找,这被社工们称为“外展”服务,是香港社工制度中较有特色的一种。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