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拆迁、征地、农民变市民的种种新闻往往甚嚣尘上。随着摊大饼似的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大批乡村迅速从中国大地上消失,我看到广大父老乡亲因为摇身一变成为市民而欢欣鼓舞,同时也常有人从另外一些方面提出不同观点。
某着名作家就对此现状发表了意见,认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的村落正在迅速瓦解,对村落的保护已刻不容缓。此言一出,引起一番反响,第二天,我就在本市的晚报上看到就此言论而出的时评。评论里不乏人文性、社会性,美学、文学等等诸多方面的见解,对保护村落发出了唿吁。
然而,我想问的是,写那篇评论的人,是坐在城市某窗明几净的写字楼里用电脑敲字的呢,还是在农村低矮的农舍里在纸上写字的呢?
我注意到一个事实——提出保护村落的都不是农民。他们已远离农村,在大都市里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不愁吃喝,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作,他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这样说,原因只是他们自己不用再回农村了。
人们常说在中国只要往上数三代没几个不是农民。确实是这样的,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晚,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祖辈甚至父辈大多在不久前或现在仍是农民。而且我相信,除了少数天赋异禀、品味与众不同的人,绝大多数人还是向往城市的,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寒门学子之所以苦苦拼搏,根本目的还不是为了脱离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