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有时会过敏,为什么?

2017-05-23来源 : 互联网

越南河内的**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就给他发*。**这样做本来是想控制鼠灾,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

1947年,当死海的卷轴被发现时,考古学家们悬赏收集每一张新发现的羊皮纸手稿。结果,为了增加手稿数量,那些羊皮纸被撕碎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当悬赏征购恐龙骨时,农民们会将挖出的完好恐龙骨砸碎,再去领赏。

一家企业的董事会向管理层**,一旦实现一个目标,就颁发一份特殊津贴。结果如何呢?经理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商定尽量多的目标,而不是思考如何让企业**。

这是激励过敏倾向的例子。它说明了一个平庸的事实:人们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这不奇怪,人们都会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其两个次要方面的原因:**,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二,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好的激励机制会将目的和激励联系起来。举个例子:在古罗马,当一座桥竣工通行时,工程师必须站在桥拱下。这种机制相当好,会鞭策工程师将桥建得足够稳固。相反,差的激励机制则与目的不符,甚至有损目的。所以,一般来说,对一本书的审查会让书的内容更好;而银行职员,如果他们每签署一份贷款合同就能得到*,那么,他们就会堆积很多糟糕的贷款文件。

你想影响人们或组织的行为吗?那你可以通过价值观和愿景进行说教,但通过激励似乎总是更简单。这些激励不必是货币,从学分到诺贝尔奖再到未来生活的特殊待遇,什么都可以。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