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时代,“乌托邦”往往以乡土社会图景的呈现作为表现方式。“桃花源”一般的景象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浦江郑宅有源自明代的耕读世家,实践了数**的中国农村“乌托邦”。在新中国60年历史里,“江南**家”的传承与转型,耐人寻味。
浦江县郑宅镇以姓得名、聚族而居,自北宋初年,发源于河南新郑的郑氏先人辗转来到浦江,定居于白麟溪畔,至今已有900多年。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江南**家”的*特民风一直传承。“**门”始居祖第28世裔孙郑定汉是“江南**家”义门郑氏宗亲会副会长,他将《郑氏规范》翻译成了白话文,出过小册子。
据郑定汉介绍,从郑氏五世祖郑文融的52条、到宋濂扩充的168条,内容繁多,要求严格。郑氏义门还曾根据儒家伦理哲学提出过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生活原则”,像“和为贵”、“善施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等,这些规范,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仍不过时。
从耕读世家到新中国成立后转身成了中国“挂锁”中心,郑宅古老村落虽在慢慢消逝,但现代经济并没有湮没这里的乡土文化。“江南**家”郑氏后人的心,仍以九世同居的荣耀凝聚在一起。
在郑宅镇枣园村,家家户户的外墙都刷着白漆,涂着字画。内容正是精选了《郑氏规范》中“子孙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切不可先操忿人之心;若累相凌逼,进退不已者,当理直之……”这些先祖对如何做人、尊师、为官得到有益的诫语,仍在潜移默化中给后人以教益。
“我是整个建设队伍中年龄*小的民工了。印象*深的一次经历是那**着大雪,我向连长请假回家,步行20多公里回家,绑的稻草早在途中散掉了,剩下的布鞋湿了又变成冰。回到家后又冷又饿,母亲给我用小陶罐煮米粥,我等不及了,下边*还在烤,我就吃上了,米还没变成稀饭呢,都被我吃光了,*后只剩下一罐米汤。回家之后没多久,就大病一场。病好后去割草,又被毒蛇咬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