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过节总与“吃”有关

2017-04-27来源 : 互联网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单说汉族就有农历小年(十二月二十三)、大年(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八月半(中秋)、重阳节等,更不用说其他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了。而我们只要稍作留意,就会发现,中国人过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关。这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是不是中国人特别崇尚吃呢?

中国人敬仰祖先的传统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因而我们的许多节日基本上与祭祖有关,比如过年、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即使和祭祖没有太大的联系,也要在形式上跟祭祖搭上边。而祭祖了,当然要烧一些好吃的东西,供奉一些先辈们*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酒、烟、糕、果之类。这就与吃联系上了。活着的人几乎一致认为,只要把好吃的好喝的供奉给了先祖,他们吃好了喝好了,心里一高兴,就会尽力保佑在世的人平安、健康和快乐。要是不拿吃的喝的敬好先祖,你来年怎么可能有好日子过呢?所以,供奉的吃的喝的东西越多越好,祖先也就越能保佑后代幸福安康。

比如清明吃团子。一则团子用青草的汁拌在糯米上,让整个团子呈青色,“青”与“清”谐音;更主要的是,清明吃青团子,是因为感谢大禹*水的缘故。因为大禹*水给百姓造福,让更多的农民种上小麦,而清明时节正好是小麦返青的时候,百姓做青团子吃,就是为了感谢大禹*水之恩。又比如端午。有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梁·吴钧《续齐偕记》)起先是竹筒,后来改成了箬叶。再比如中秋吃月饼,这似乎也已经成了定律。

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之前,生活水准确实比较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到“**”前后,国人无不经历着**困乏的现实生活。过节,似乎正是一个可以让中国人适当花点*暂时改善一下生活的**的机会。这个时候,大人们也不太规劝孩子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做孩子的也大可在这个时候敞开肚皮吃。即使平时再穷再节俭,逢年过节,总要在物质上得到一点安慰。

所以,每到节日,除非出门旅游,一般家里都会准备些吃的,以便久别回家的儿女们能够再一次尝到父母可口的饭菜,亲戚朋友们可以借这样的机会说说彼此的心里话,给大家以更多“家”的温暖。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